2025年4月23日,中国-东盟智能制造国际教育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子——来自河内百科职业大专学校的17名越南留学生。23日上午,中-越联合培养“中文+职业技能”学生开班典礼在南宁中国-东盟智能制造国际教育学院举行,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领导、海之晨集团南宁负责人、越南合作方代表等出席本次仪式。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捷在开班典礼上发表了致辞,他指出,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友谊源远流长。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门户,一直以来都与越南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中-越联合培养“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自2023年底启动以来,已累计为企业输送了119位掌握中文和职业技能的合格国际技能人才。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学习到专业技能,更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科技成果,做中越友好交流的使者。
中国-东盟智能制造国际教育学院由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海之晨集团携手共建。海之晨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影响力,是华为云AI盘古大模型的重要产业伙伴,在工业AI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众多领先成果。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在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领域成果丰硕,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双方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国际化技能人才。
在中越两国高层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双方正不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于2025年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双方达成重要共识,为各领域合作指明方向。此次中-越联合培养“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是中国-东盟智能制造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以来的首个“中文+技能”培养项目,正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具体行动。
2025年是“中越人文交流年”,在此背景下,中-越联合培养“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意义深远。该项目不仅向越南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还促进中越文化的深度交流。学院致力于为越南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助力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发展活力,同时为两国学生创造更多互动交流机会,培养友好感情,夯实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
当前,广西积极落实《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与东盟合作的大背景下,中-越联合培养“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和对外合作需求,为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海之晨集团作为行业领先的 AI+3D 机器人视觉公司,为越南学生提供高端实训平台和先进教学资源。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学生们将掌握扎实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满足中越企业在智能制造生产线上的技术需求,推动双方产业升级,为中越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开启双方合作新篇章,也为广西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添砖加瓦。